佛系生活:你的理想是不是饿了

悟生活 小李 1978浏览
佛系青年,不过是在告诉世人,他们的理想饿了,他们在追寻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终极价值所在。在中国物质大为丰富的今天,我想,真的是要追寻精神价值的时候了。

有个中学生来访者的爹说:“我实在拿这个孩子没办法,如果他不想奋斗,我家的财产,几辈子也饿不死他!”

另一个说:“不是我不想奋斗,有必要个个是马云么,没劲啊!”

辛苦不在于矛盾太大,而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不由得,就想到了最近的网络流行热词“佛系”。

01 

未成人已成佛的佛系青年们

安利一下佛系是啥:

起源于:2014年,日本某杂志介绍最近流行的一种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

大热于:2017年12月份的国内网络。

佛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比如佛系买房,可以就买,不买也行。佛系打车,你不要走,我走过来。佛系吃饭,吃什么无所谓,有吃就行……

本来这看上去是相当的值得点赞的人生方式,但是,各位看官请注意,佛系后面,连着青年二词。一直以来,青年的人设大多是:奋发有为,上进,热血澎湃,青春洋溢,荷尔蒙水平高涨。

大家知道,之所以青年期的人设是这个形象,是为了生活做准备的,在这一期精力最足,抗打击能力最强,创造力最丰富,这样,为传统说法中的“三十而立做准备”,所谓三十而立,其实是指一个人真正地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了。佛系了以后,大家还未“而立”,就先成佛了,可能造成青年期的能量都浪费了。

02 

佛系青年的前世今生

当然,也许佛系青年会说,这就是我的一生啊,怎么样都行,无所谓。

一位佛系青年说出了真相:我妈从小叫我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我考上了大学,现在又能怎么样,无欲无求才是王者荣耀!

当然,他的原因是,一直打王者荣耀,刚开始还上班的,后来就不上班了,家里人劝到咨询室来谈谈,他强调,他并不迷游戏,打王者荣耀也相当的佛系:我就当个刺客,打个野。至于排位赛,我个高喜欢站后面。

他这样说着,我就感觉到他内在的没有方向感,而且,没什么乐趣感,他的人生里,最多是:我不想要,很少:我想要。

还原到他的童年和当下,一般是这样的:

“仔仔,吃不吃汤圆。”奶奶端着碗追着。“毛衣啊,毛衣换上。”小学时,妈妈追到小区门口。

安利一个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一个核心、内聚的自体,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个健康的心灵,是有现实的抱负,持续追求这些抱负的动力及发展出稳定的自尊。

而发展出这些,至少满足两个需要,一是镜映自体客体需要,二是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所谓镜映自体客体需要,是指一个婴儿,要持续的被重要的他人看见,看成是重要的,而且,是“好”的。他就能在这个世界上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80前一批,很多问题出在这个位置)

无疑,佛系青年们的镜映自体客体需要基本是非常得到满足的,试问90后的那批独生子女,谁不是觉得自己被爱得要死,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佛系青年的优点是,他们对自己存在基本很接纳,对自己的体验、情感都能够接触。

但他们的问题可能出在第二个需要——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即婴儿对面这个持续地抚养他的重要他人,这个需要的满足,可以让婴儿需要感到与钦佩他人相连接,产生一种平静、抚慰、有力量或者有激情的体验。

再掉个书袋: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作用,例如:儿童对他所钦佩的双亲人物的全知全能的深信不疑,慢慢软变为内化的目标、价值和力量。

而佛系青年在他们童年时的理想极塌得太快,起点太低,质量又次。

A理想极塌得太快:

就像我这位来访者所说的:“补习补到吐啊,好像除了全班第一,其它的名次都是垃圾!看透了!”来访者很不屑:“事实也没什么用,我从小就知道,我叔叔是没文化的,他的公司全是大学生。”

至于他眼中的叔叔:“有什么意思,老婆俩个,没一个幸福,天天抢家产,我叔叔还糖尿病,高血压。至于么?”

而大多数大学生,都不认为自己过去的付出特别值得——原来我辛苦寒窗十年,得到的就是这个。

B理想极的起点太低。

“读了书,才能找到工作。读了书才能考上好学校。”经济社会加上扩招,高考又很快地坍塌了价值,这种恐惧式教育,在这批用马斯诺需要层次论来说,是真的饿不死,安全到死不了的孩子们面前,融化得比南方的雪还要快。

我记得有一句骂皇帝的话叫: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怎可安天下。

在这里,不贬低妇人啊,我自己就是妇人。这里的妇人,我是指眼界,佛系青年的上一代,基本都是指望着钱、权、工作过一辈子的时代,在那一代,是有生存恐惧的,没钱没房没车,所以,他们一辈子的起点和终点,可能真的就是某个地段的某套房,某个单位的某个职位,某个数量的存款。

我还记得我一闺蜜在十年前,终于在厦门岛内买到一套商品房,她高兴地请我们大吃了一阵,我相信,当时她的幸福感,是相当于高峰体验的。

但是,这批孩子,一出生,就生在了商品房里,出租房也只要花个千儿元,淘宝装修指南就能北欧风情,北海道风情,夏威夷风情任你选。

所以,在上一代眼中,特别重要的一些事,真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起点太低了,低到没有存在的必要。

C理想极质量又次。

任何过于具象和容易实现的理想,都是耍流氓。

用更专业和学术的话来讲,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理性可估量的世界排斥着象征世界。现代社会不再有孩子会说长大以后要当个英雄,因为英雄没有职业,没有月薪,没有收入。每个孩子精准地通向某个职业,某个套房,某张床。

网络上某个论坛留言里说:“为什么要画画,前面都有个职业在等我。”

另外一个留言说:“女神的作用,并不是用来上,而是让我体验到兽血沸腾的感觉。”

综上所述,极容易实现,太具象的理想,就是残次品,就像孩子需要的是一片森林,可是,我们给他们计算好,是几立方的木材,燃烧后有多少热量。

有一句特别诗意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之所以喜欢一颗树,而不是木材,是因为不知道有多少良人,在树下立秋风。

03 

逃避?还是追寻?

佛系一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认为这些佛系青年是在逃避,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这些孩子,有些是我接触过的,有些是我的来访者,他们是真的有才华的一代,而且,能真正享受生活中小小的意趣。他们出生在切切实实的离生存恐惧更远的年代。所以,有时候我们可能误会了他们的不争不抢,不急不慢。

我记得,有一次,我把一叠纸皮送到了垃圾箱旁,让捡垃圾的人更方便,但我公公是皱着眉的,作为咨询师的敏感,我一般会问身边的人的非言语信息,经过长谈,我真的理解,一毛钱,对于我公公来说,就相当于他当年的一斤米,而那个年代,这一斤米,真的可以少死几个人。

正如我公公很难理解我,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会放弃掉一个她本来可以直接拿到奖项的比赛。这个孩子回答我说:“我们班那个小叶子,比赛了三次,都没名次,她还找我要了个签名了,把机会让给她好了。”

很感谢孩子诚恳的回答,让我理解到一个丰盛的心灵。我其实蛮开心的,因为我的童年里,注视的目光如此稀少,所以,我真的会报名参加一个我并不擅长的比赛,以希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我也庆幸,孩子丰沛到不用不顾一切地去争抢。

所以,我会相信佛系青年打车时,是真的是自在自如地说,你别动了,我走过去。

我相信佛系青年从来不担心没有房子住,所以可以佛系买房。

我更加相信,一个从小被各种问想吃什么的孩子,长大后确实会对食物真的没有贪食之心,而只是饱腹的佛系吃饭。

所以,这些佛系行为的后面,可能确实是人家丰沛到这个程度了,可能是我们看客们,还停留在以前的观念里而已,用看客之心,度佛系之腹,就像我公公不理解我可以把纸皮整好再丢掉的行为。

同时,这些佛系青年,就如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所说的,如果一个人的成长缺乏理想他人,或者对理想他人感到极度失望,就会去寻找替代品去弥补理想他人的缺失,比如加入各种帮派来弥补像个男人的超级男子汉气概。

我想,房子、车子和票子都是可以OUT的东西,都配不上这些青年们越来越没有畏怖的心灵,但是,我想说,真的不是这个世界不好,而是你碰见的所有能引领你的人,都配不上你的心灵时,你的心,等候着更好的遇见,就像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曾说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佛系青年们,愿你们享受人生,如实,当下,且仍然在这个世间勇猛精进!

佛系青年解脱法门:

A、佛系支教:实打实地体验什么是边远山区,还可以用上佛系吃饭,有吃就行。

B、佛系公益:你捐也可,不捐也可,有一份公益的心在就行。

C、佛系事业:享受一伙人在一起打拼的过程之美,奋斗过就行。

转载请注明:清韵逸-博客生活分享 » 佛系生活:你的理想是不是饿了